010-53269736
09:00-18:00
uhomeonline@126.com
全国服务热线  优家在线家庭服务云平台
[吴静]家庭教育系列课程之让阅读成为习惯公益讲座
2022年04月     浏览量:617

  2022年4月16日晚19点30分,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优家公益大讲堂】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第五期正式开播。
  这一期的主讲老师是吴静老师。
  吴静老师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优秀家庭教育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吴静老师当过大学讲师,做过培训机构校长,在企业负责培训管理工作。从事教育、培训行业近二十年。
  吴静老师在工作中接触的对象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有成年人。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心理状态和社会特征有深入研究。拥有不同家庭亲子关系处理的实践经验,帮助大量家庭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阅读习惯养成、情绪管理、亲子关系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吴静:让阅读成为习惯
  本期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的主题是“让阅读成为习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阅读,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无比欢愉的快乐,对人格上的熏陶……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
  吴静老师谈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读书越多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益处,也会促进他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了这些好处后,孩子会更加热爱阅读。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有一个终身的朋友,孩子一辈子都会感谢父母。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吴静老师也详细地为我们做了解答。
  吴静老师说:
  一、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家里可以设置阅读角,摆上精美的书架,一张舒服的沙发,一家人坐在一起静静地读书。放假了,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读书会,在书香的氛围中去感受、熏陶。在这样的氛围中,大人小孩都在读书,大家都非常开心,再不爱读书的孩子也会受到这个环境的熏陶,融入到这个环境中去。次数多了,他也会慢慢爱上读书。另外,还要注重亲子阅读,很难想象一个抱着手机的家长能够教育出一个爱阅读的孩子。所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家长是最关键的榜样。
  吴静老师还提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重在坚持,不要轻言放弃。要读纸质书,尽量不使用手机、PAD、电脑等电子产品。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另外一方面是时不时来的微信电话等很容易干扰我们的读书氛围。
  吴静:让阅读成为习惯
  二、尽量让孩子自己选择爱读的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帮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的书。在孩子看书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对哪一类型的书感兴趣,然后再针对这类型的书进行推进。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读书的类型,家长做适当的把控就可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最愿意去做的事情就更容易去执行。
  三、制作阅读表格,建立成就感。
  对于读书这件事一旦确定下来,最好是能够制定可行的目标,坚持执行,并且每天做记录,如果每天阅读后能写一写读后感就更好了。坚持下去,慢慢地,结果就会呈现出来。比如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语文成绩有了提升,得老师的表扬更多了,孩子的信心越来越足。孩子体会到阅读的好处,开阔了眼界,打开了心灵的窗户,这样就会越来越爱阅读。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书籍类型是不一样的,吴静老师根据年龄的不同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2岁前的孩子:睡前读小故事,以童话为主,半小时就可以了,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美妙。
  3-5岁的幼儿:可以带着孩子点读多图片、少文字的绘本,在讲故事的时候指读文字,建立文字和图片的连接,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6-8岁的孩子:有一定的拼音基础后,可以给孩子选择带拼音的小故事书。
  9-12岁的孩子:这时期是孩子的观念萌芽期,推荐孩子读少儿版的名著。
  13岁以后的孩子:孩子进入青春期,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建立过程中,需要引导,推荐读正版的名著。
  吴静:让阅读成为习惯
  著名作家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开始行动。
  一个人的人格和他的眼界取决于他读过的那些书,愿我们都插上阅读的翅膀,在浩瀚的宇宙里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