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晚19点30分,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优家公益大讲堂】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继续开播。多位老师和家长线上学习了该课程。
本期的主讲人是赵璐慧老师。
赵璐慧老师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家庭健康科普、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讲授工作,曾为多家企事业单位、学校、教育机构等近十万名学员进行培训。擅长家庭教育与婚姻、深度心理咨询与治疗、家庭治疗、演讲与口才等专业技术,是家庭养育与心理学生活实践的“实战型”专家。
科研和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省级二等奖;市级奖励若干。
本期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的主题是“早恋的秘密”。
爱情,一直都是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宝藏之一。但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错误的人,所能够得到的就未必是甜美的爱情,也可能是一段荒唐的人生经历。
在本次课程中,赵璐慧老师向大家讲述了有关早恋的现状,成因,和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赵璐慧老师讲道:
一、青春期早恋的现状
1.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就是在儿童和成年之间,一般指10-19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会迎来身体发育的第二次高峰,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2.早恋
早恋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但是一旦情不自禁地触碰之后,却是非常容易受伤的。
3.早恋的特点
(1)被异性特长吸引
比如有特长,长相好,幽默,学习好的异性。
(2)早恋现状
中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早恋比例都很高,高中的恋爱比例达到了39.2%,高三早恋比例甚至达到了50%。
(3)面对失恋
因为初恋的成功率非常低,所以中学生在面对失恋时候的情绪反应比较激烈,容易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4)公开化
过去:地下工作。
现在:公开化。
(5)网络化
现在的青少年网恋比例很高,大约有1/3的人连对方的真实信息都不是非常清楚。
(6)成人化
据深圳计生部门统计调查: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约为20%,非常具有成人化的特征。
二、早恋产生的原因
1.身体发育规律。
2.社会文化影响。
3.家庭环境影响。
4.渴望得到爱和陪伴。
三、最容易早恋的六类孩子的心理特点
1.渴望得到爱和关心的孩子。
2.学习成绩不佳关注其他价值感的孩子。
3.都很优秀或者性格互补的学生。
4.被动恋爱型的孩子。
5.攀比型的孩子。
令:单相思的孩子。
四、三位一体破解早恋
应对早恋的策略:专家篇
1.家庭和亲情始终是最有效的武器。
2.老师的尊重。
3.宜疏不宜堵。
4.禁忌乱管制。
应对早恋的策略:家长篇
家长应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三要:
1.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
2.积极陪伴孩子青春期这一独特阶段。
3.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三不要:
1.不要把孩子懵懂的情感当做洪水猛兽。
2.不要把早恋等同于道德败坏。
3.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有过青春懵懂的时光。
应对早恋的策略:孩子篇
1.若无其事。
2.面对面交流。
3.请别人帮忙。
4.自我调整。
赵璐慧老师的家庭教育理念通过层层深入的讲解,结合生活实例娓娓道来,让听课的老师和家长们全都受益匪浅。
好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是保驾护航的防护网,是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层密码。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正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开设【优家公益大讲堂】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的目的。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能让家长们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增进家庭幸福水平。